• 功能特点

  阳新县枫林镇,5.3万人口,至少有8000人在全国各地从事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行业。其中,至少4000人干焊工。

  压力容器罐体,大范围的应用于制药、食品、化工、新能源、酿酒等领域,主要工艺就是焊接。焊而优则企,60多个枫林籍老板开办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工厂,他们是名副其实的“罐一代”。

  得益于阳新县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地方政府的精心培育,在家乡情结的感召下,一批批“罐一代”和焊工返回枫林,带领“罐二代”披荆斩棘,再次创业,小镇崛起大产业。

  枫林镇地处吴头楚尾的幕阜山余脉,距长江水道仅15公里,武九铁路穿境,镇上还有一座枫林火车站。

  但在过去,这里却是僻远之地,山多田少,仅能果腹,村民纷纷东去南下谋生,徐维华便是其中的一位。1990年,28岁的徐维华面对三个张嘴吃饭的儿子,心一横,外出打工。

  那年,啥也不懂的他赴广州一家玩具厂打螺丝,一年下来,存了400元钱。眼瞅着形势不对,他转赴温州一家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工厂,暗下决心:一辈子打螺丝是没有出息的,必须懂技术、学管理,将来自己当老板才有未来。于是,他学焊工、画图纸、学下料、跑市场,一直干到2008年,徐维华算是把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行业所有的环节整得清清楚楚。

  2012年,积累了一定资源的徐维华开始创业,在温州开了一家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作坊。“像我这样的小厂,温州遍地都是,搞得房租好贵,一个平方租金高的要50多块,一年光房租得一百多万元。”徐维华说,干企业,样样得精打细算。2016年,徐维华干脆带着三个儿子,返回枫林老家大畈村,建起厂房,生产能承受压力的容器,一年下来,产值700多万元。三个儿子,个个一手焊接好手艺,分别管着公司的生产、销售、财务。

  徐维华是第一个回乡创业的老板,也带动了更多老板和工人回到家乡枫林发展。3月13日,枫林镇党委书记石子倩说,从1家到30多家,慢慢的变多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企业扎堆枫林,形成集聚效应,阳新县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。

  返乡老板慢慢的变多,得有个地方给他们建厂才行,枫林镇盯上一个几近废弃的竹器产业园,改造成枫林力容器精密制造科创园,邀请在外发展的房地产老板熊建连回乡运营园区。

  2017年7月,柯昌维回乡成立湖北枫林轻工机械有限公司,成为科创园落户的首家企业。作为资深从业者,柯昌维有着强大的号召力,一批批投资者和产业工人回来了,科创园逐渐热闹起来。

  田宗喜是枫林镇4000多名焊工的一员。他1994年到温州打工,在一家厂里学焊工,月薪400元。“为啥学焊工?这是技术活,是一个厂的‘战略资源’。”田宗喜说,我喜欢钻研,平焊、立焊、横焊……没有不精通的。老板每半年加一次工资,生怕我跑了。到2004年月薪加到5300元,这在当时可是“焊武帝”天花板级的工资水平。活干得好,徒弟也带得多,他常年带着8个人承包厂里焊接业务,年入几十万元。

  像田宗喜一样,温州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行业有大量枫林籍焊工,工资起步每月1万元,技术牛的,月薪2万也常见。2022年,田宗喜回到枫林,带着十几个徒弟,一起在科创园办厂。

  熊建连说,回来的老板可租赁厂房,也可自建,入驻的30多家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企业,做酿酒、食品、制药、化工容器等各品类的都有,形成差异化竞争,整个行业的中低压类零配件,都能在这个科创园内找到。此外,对于通用生产工序,比如切割,科创园用众筹入股方式,购买激光切割机,大家都能够正常的使用。订单多的企业,还能在园区临时调配工人帮忙。去年,有4家企业进规,产值近3亿元。今年,还将有4家企业进规。

  金属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,带动了枫林镇就业、消费以及乡镇文明习俗的极大提升。

  熊建连说,30多家企业员工近千人,焊工等技术工人月薪至少8000元,再加上劲牌枫林酒厂数百名员工,带动镇区消费十分火爆,酒店、餐馆等服务行业很兴旺,大伙在家门口有钱赚,精气神都不一样。

  枫林镇政府趁热打铁,每到春节,镇党委便与回乡人士座谈,诚邀企业家回乡发展。“我给企业家算经济账,家乡地租是温州的五分之一,人工费用也比外地低不少。”石子倩给打算回乡的企业家们掏心窝子,“亲不亲,家乡人,政府就是您们娘家,企业需求一定件件有回应……”

  随着不少枫林籍老板要回来办厂,科创园接近饱和,枫林镇二期扩园,今年又有4家企业落户。面对科创园中小企业多,高新技术附加值不高,没有承接全套设备生产和安装的资质等问题,黄石市阳新县主要负责人出面协调有关部门,办理相关生产资质,提供金融服务、技术管理、人才政策、品牌运营等服务,将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产业集群打造成阳新一个拳头产品。

  枫林镇镇长田钴优说:“十四五”末,全力容器精密制造企业将达40家,年产值20亿元,以镇域力量助力阳新县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。

相关产品